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国内资讯

海内外人士南京秉烛和平集会:烛点祭忆 微光成炬

  • 国内资讯
  • 2024-12-14

  南京12月13日电 题:海内外人士南京秉烛和平集会:烛点祭忆 微光成炬

  记者 朱晓颖

  12月13日晚的南京,气温接近冰点。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(简称“纪念馆”)和平广场的水上平台,点点烛光摇曳,拼成和平的“平”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、国际友人后代、紫金草志愿者等汇聚于此,将蜡烛捧在手心,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,共同守望和平。

12月13日晚,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广场的水上平台,点点烛光摇曳,拼成和平的“平”字。记者 泱波 摄

 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。当晚,“烛光祭·国际和平集会”在纪念馆举行。

  烛光荧荧,哀思沉沉。祈愿声声,诵念和平。乐声中,孩子们用中英文分别合唱《和平吹拂紫金草》《感同身受》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秀英的重孙女马雯倩与志愿者、医护人员、高校学生代表,一道点亮象征和平的紫金草之灯。

  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。如今,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32人,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数量也增至32人。2个32,意味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人们正接过接力棒,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的重要力量。

12月13日晚,“烛光祭·国际和平集会”在纪念馆举行。 记者 泱波 摄

  “我参加国家公祭仪式三年来,看到年轻国际友人的身影越来越多。守护和平环境的重任,未来就落在我们年轻人的身上。”马雯倩告诉记者。

 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期间,在南京鼓楼医院工作的罗伯特·威尔逊是南京城内唯一的外科医生,与他的助手周纪穆并肩在艰苦的环境中救助难民。连日来,罗伯特·威尔逊的曾外孙女阿什莉·雅各布森沿着外曾祖父的足迹,探访南京鼓楼医院,并和周纪穆的后人相见、相拥。“我感受到了温暖,感受到了我的家人和南京人民之间的情感纽带,我们应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。”她说道。

  阿什莉·雅各布森在烛光祭仪式中感言:“尽管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,外曾祖父在南京大屠杀的至暗时刻选择留在南京救人。我未见过他,但他的故事加深了我对勇气、同情心的理解。作为一名老师,我告诉我的学生,历史不仅是‘过去时’,更关乎我们的选择、信念、价值观。”

12月13日晚,国际友人在纪念馆参与“烛光祭·国际和平集会”活动。记者 泱波 摄

  烛光点点,汇聚成炬,照亮夜空。寒风中,人们走向和平女神像,将手中的蜡烛按序摆放成和平鸽的形状。

  “今夜的点点烛光,表达了我们守护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、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,以及牢记历史、不忘过去,珍爱和平、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心。”纪念馆馆长周峰表示,“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。和平就像今夜的烛光,能够俯望历史的长夜、照亮未来的方向。”(完)

  • 关注微信
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和网友发布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lwxseo.com/guonazixun/17689.html

猜你喜欢

热门资讯

关注我们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