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手工毛笔传承人张虹霓:制笔如人生,万毫齐心**
关于毛笔的起源,有传说是“虞舜造笔,以漆书于方简”,也有说法是“蒙恬始造”。现年77岁的香港毛笔博物馆馆长张虹霓对毛笔的记忆,始于他8岁那年的暑假。
在漫長的暑期,在玩捉青蛙、捕蟋蟀、摸泥鳅之余,他会帮他的祖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,如晒兔毛、羊毛、鸡毛、拉直竹竿,或穿梭在北京胡同中给买家送去制作好的毛笔。
看着祖母和姑姑在炕上架着小矮桌,一盆水,一堆兽毛,一坐就是半天,张虹霓开始对家族簡史有了些许了解。在祖母的讲述中,张虹霓的曾太祖母张杨氏是满族人,9岁时被选入沈阳故宫学习制作毛笔。她心灵手巧,很快發現用卷烟的方式制成的笔头更加精细順手。于是,张杨氏凭借一手輕攏慢捻制成的“大清一统”青铜菊花笔头毛笔,得到清代道光皇帝的赞赏,并用作朱批御笔。
正是对万物好奇的年纪,张虹霓央求祖母将他这门“传女不传男”的家族技艺传授给他。但祖母说,他是一个男孩,若长年累月地坐在炕上对着野兽的毛、禽兽的羽,一两天还好,但长年累月,他是坐不住的。
没想到,第五代传人这把交椅还真就被他坐稳了,甚至还跟随他跨海来到香港。“我7岁就接触毛笔,13岁就开始制作毛笔,至今我已经70多岁了,对毛笔仍不厌倦”。
1969年,移居香港的张虹霓一家起初过得并不顺遂。本以为可凭家族技艺谋生,但母親跑遍上环一带的商店詢問才能得知,原来香港毛笔制作工艺早已散失于时代,需求不高,大多依赖进口。无奈之下,张虹霓辗转进入一间制鞋厂当學徒,“工资是280港元一个月”。张虹霓对这一数字记忆犹新,是因为后来老板生子,他因给不起礼金,转而制作了一支金色蛇皮“龙衣蟒袍”胎毛笔作为贺礼。
正是此举,令张虹霓这颗蒙尘明珠得以光华四溢。在老板的安排下,他又为一名意大利人制作了一对“一挥千须动”的真人須毛笔。自此,廣為各大媒體報導,聲名大噪。
约定专访这日,暴雨如注,记者迷失在九龙土瓜湾的高楼林立间,此时白发苍苍的张虹霓撑着一把伞站在不远处,颇有遗世独立之风,领着记者穿过商场,拐入一条窄巷,一推门,“香港毛笔博物馆”金字招牌,赫然醒目。
在如数家珍般道出的一个个故事间,张虹霓频频起身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博物馆里的丰富藏品:“大清一统”青铜菊花笔头毛笔、“夫妻结发笔”、“清代郎世宁笔”……背后既是王朝的兴起与没落,又承载了传统文化底蕴,延续着“毛笔世家”的家族传承。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和网友发布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lwxseo.com/jishufuwu/2240.html